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 > 正文
浅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机器人+”项目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1 12:03   浏览量:174

  摘要:信息技术是现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新型技术之一,其已经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开始发挥作用,教学中也加入了信息技术科目,通过基础信息技术知识教学,促使学生阶段的青少年可以形成完整的技术理念与应用素养。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改变。本文从教育课堂与技术应用角度出发,对“机器人+”项目的教育参与、融合进行简要研究,一方面论述了该项目参与的主要意义;另一方面论述了该项目于课堂实践的基本形式;论述了“机器人+”项目开展的制约因素,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引言:“机器人+”项目于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融合与应用,即是技术发展、时代发展的根本结果,也是教育进步的必然结果。单从教育角度来说,“机器人+”项目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打破传统教育壁垒,让课堂走向开放,深度、实践与共同参与,从而促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经过实践得出真知。但是就目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基本情况而言,很多教师并未引起重视,加上各类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机器人+”项目的教育融合与落地十分困难,这对青少年提高信息素养,健全科技意识十分不利。因此,对项目的教育融合研究十分必要。

  如今,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兴起,也在逐渐融合到教学当中,不仅为课堂带来了新的教育内容,开拓课堂深度与延展性,而且让学生打开眼界,认识到社会发展中科技发展的根本价值,这也是“机器人+”项目得以被信息技术课堂所融合的主要原因。而从课堂教学角度来说,“机器人+”项目的融合可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第一,新项目促使学生兴趣提升。青少年阶段学生对于学习的理解并不深刻,学习动力往往来自于本身认知,如果觉得学习内容有趣,那么就会表现为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反应更加迅速。“机器人+”项目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内容,因为主体教学内容较为特殊,可以自行运转与作用的机器人,正式提高学生兴趣,带动学生学习内驱力的一把钥匙。

  第二,新项目让课堂氛围更活跃。“机器人+”项目是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以机器人为基本教育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与传统教育不同,“机器人+”项目需要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模仿、自主探究,期间学生将会经历小组合作等众多学习流程,在参与与动手实践中获得成功,这让传统死板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与传统教育相比,“机器人+”项目是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育质量,活跃课堂教育氛围的教育形式,应用中,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主实践完成学习活动。

  “机器人+”项目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基础知识学习同样重要,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耳提面命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记忆,此种方法收效甚微,所以学生只能通过反复的记忆加深印象。在“机器人+”项目学习中,笔者认为可以应用情境教学达到教育目标,试想一下,教师如果在学习中直接将机器人展示出来,通过讲解,一边进行演示,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被集中,此种教育将会必然更加高效。

  因为“机器人+”项目教学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在基础教学完成之后需要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自主设计实践。因此,在实践之前的模仿活动必不可少。教师此时要发挥榜样作用。笔者认为,为了让学生的模仿具有操作性,模仿到技术的精髓,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①教师的展示需要极尽完善,其中包含机器人的设计、设计理念、材料应用、程序编辑等。

  ②教师的展示应该包含失败内容,这是为了让学生可以知晓机器人项目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遇到相关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③模仿活动中,教师需要做好万全准备。很多教师在模仿展示中,往往只是展示视频,然后逐步讲解。笔者认为,应该将操作细化为文字内容。一来,让学生的后续实践可以具有参考,并且可以形成具象化记忆。二来,通过文字方案,进一步规范学生活动行为,让教学更加高效。三来,通过文字与视频的相互印证,让学生对于技术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在“机器人转弯”设计中,学生通过文本与视频的相互对比得知,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For~Next指令”。

  教学不能仅停留于一个项目,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项目,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加入手势感应 LED 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和 Leap Motion 传感器技术的合理设计,完成基于Leap Motion控制的多彩LED灯。

  “机器人+”项目活动之所以没有普遍在初中课堂中融入,是因为受到很多外来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学器材不补充。其毕竟是一个科技类的尖端项目活动,对于硬件的要求很高,这对于普通学校来说,想要持续支撑各个阶段学生研究十分困难。因此应该建议将机器人实验硬件纳入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当中。再者,教育水平也是影响机器人教育参与效果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教育者不断完善自身,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性素养,带领学生走进项目,走进信息技术。

  结论:综上所述,“机器人+”项目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结果,教师应该充分思考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之间的关联,通过对知识的合理设计,让二者搭建完整的教育桥梁,通过引入“机器人+”项目,让学生可以知晓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应用价值。虽然在项目的融合与落地中,势必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实际恰当解决,争取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技术学习、项目活动开展环境。(撰写 安庆市第十四中学 王志萍 审核 刘承)

  [1]央金卓嘎。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实践探究——以西藏地区为例[J]。新课程(中学),2016(10)!109。

  [2]李飞。浅析初中信息技术的创新育人——以机器人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融合为例[J]。知识文库,2016(16)!172。

  [3]焦昆。将“机器人+”项目活动引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创新教育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1)!32-33+55。

  [4]王宏艳。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标签: 中的 / 机器人 / 项目 / 信息技术 / 教学 / 初中 / 浅析 / 
印度尼西亚:收获广藿香 《新闻联播》的这一内容与吉林农业大学有关 IDC:iPhone14有望巩固苹果高端手机市场优势 OPPO手机中秋钜惠:畅销机型OPPOReno8Pro降价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