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版《最新世界地图集》中,“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称作“人民民主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政策”),它北部濒临红海,海岸线长达1200多公里。国土面积122.36万平方公里,人口4850万。
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2017年人口1.049亿,GDP805亿美元。其国土面积110.36万平方公里,已经完全成为内陆国家。
埃塞国家性质(“族群民族主义联邦制”)改变,国土面积少了12万多,刚好“成全”了1993年独立的国家——厄立特里亚,新国家“带走”了“老埃塞”所有的海岸线......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成为15国,南斯拉夫最终一分为七,非洲大陆何以出现一国两分的“悲剧”?历史悠久的埃塞从此丧失出海口!
埃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000多年。公元前975年,孟尼利克一世建立王国。公元前后阿克苏姆王国建立,公元4世纪,国王及臣民就开始信仰基督,不像其他非洲国家的被征服或传教士教化。13世纪起开始阿比西尼亚王国时代。
1889年孟尼利克二世称帝,他建都亚的斯亚贝巴,在把疆域扩大了一倍的同时奠定了当今埃塞的版图根基,被描述为“由那些令人敬畏的勇士用长矛和弯刀刻下的”。在东西方的历史教科书中,对1896年阿杜瓦战役有完全一致的高度评价:孟尼利克二世以毙敌1.1万人、俘虏4000的战绩完胜意大利,后者承认埃塞(时称阿比西尼亚,1941年起改名埃塞)完全独立,这是西方瓜分非洲时代唯一的民族解放胜利之战。或是为雪耻,1935年10月,墨索里尼又以50万大军侵入这个封建弱国,当地人一如既往,在传奇皇帝海尔·塞拉西率领下顽强而持续地抗击侵略,至1941年底祖国光复,他们付出76万人献身的沉重代价。各种版本的非洲史再次高度一致:埃塞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在非洲仅次于埃及,以没有中断及从未被西方殖民(墨索里尼通过侵略强行将埃塞吞并,皇帝塞拉西流亡英国坚持抗争,这段历史不构成殖民经历)引以为豪。
20世纪60年代起,埃塞命交华盖,各省民族势力反叛起义风起云涌,国家经济恶化,罢工罢课不断,70年代初又连遭旱灾,埃塞几乎沦为“乞丐的国家”。1974年,该国发生夺权兵变,37岁的炮兵少校门格斯图夺权。次年,84岁的塞拉西被用枕头憋死,可怜了老皇帝的一世英名。
厄立特里亚从公元2世纪直至16世纪一直在阿克苏姆/阿比西尼亚版图中。1557年。奥斯曼人占领马萨瓦港并逐渐吞并红海沿岸地区及岛屿,将其交给奥斯曼帝国属下的埃及管辖,自此,厄特处在阿比西尼亚与伊斯兰教/阿拉伯人双重影响之下,而埃塞从未放弃对该地的统治。
1869—1890年,意大利殖民者逐步占领该地区,将其合并为统一的殖民地,称之为“厄立特里亚”(源自希腊语,意为“红色”及“红色的大海”,但与红海无关)。1941年起,厄特成为英国托管地。
在决定厄特地位博弈中,阿拉伯世界和苏联支持其独立,美、英等倾向于归属埃塞,意大利反对它与埃塞联合梦想着“收回”该地,埃塞上下更是一心收复这个“沦陷的省份”。厄特内部基督徒属意与埃塞联合,穆斯林则向往独立。1952年,厄特依据联合国决议结束英国托管,作为自治体与埃塞俄比亚组成联邦。此后不久,埃塞皇帝塞拉西亲手“绞杀”了作为自治体的厄特:逐渐收回政治权力,关闭独立倾向报社,全面控制前殖民政府国有资产,将大量工厂迁至埃塞,接管全部港口海关税收。1962年,他强制取消联邦制,厄特成为埃塞第14个省。
1961年,流亡国外的穆斯林成立厄解阵,为赢得独立打响历时30年——非洲最长游击战的第一枪,它让厄特和埃塞分别付出50万和100万人丧生的代价。1991年5月,厄人阵控制阿斯马拉。推翻门格斯图的新埃塞政府承认厄特独立地位。1993年5月,厄立特里亚正式独立,成为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之后改变边界的第一国。
自此,埃塞俄比亚的沿海地区全部归于厄立特里亚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