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直接说结论:价格低廉的产品性价比都很高,但是性价比高和值得入手完全没有关系。
作为一个做鱼竿测评的自媒体,我每天大约要回答超过一百位钓友关于如何选鱼竿的问题,听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你能不能推荐我一款性价比好一点的鱼竿?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产品,即便确实存在同价位中性能相对突出的,但是也并不一定适合你,决定选择的核心因素是鱼情,而不是鱼竿的性价比。
从鱼竿设计的角度说,越是应用场景狭窄的,越容易做出彩,但是受众小,其分摊成本会更高,因此售价一定也会更高。越是应用场景宽泛的,就是商家嘴里“十全好鱼竿”,它越不可能做出彩,但是销量会更大,产品分摊成本会越低,即便利润率一样,它的售价也会低很多。
举个例子,一根做了好的鲫鱼竿,动辄五六百甚至上千,实际上按照碳布和制造成本来说根本不需要,但是由于应用场景窄,造成销量很小,商家如果把售价设置在一个很低的区间,势必是亏本赚吆喝(任何产品都需要分摊公司其他成本)。聪明的商家就会把鲫鱼竿的应用场景做宽,让你觉得好像野钓用这根鱼竿就通杀了(实际上就是阉割了调性),这种方案能够很好的提升销量,但是钓友拿到手上才发现,调性设计很差,实属不伦不类的鸡肋产品。
再举个例子,一根鱼竿同时覆盖野钓和黑坑行不行?这是很多渔具公司都希望做出的鱼竿,化氏、美人鱼、宝飞龙都曾经向着这个方向进行过努力,结果呢?大多做出了不叫好也不叫座的产品。这种探索是为了让钓鱼简单化,但是这种所谓的“简单化”只能去给初学者“讲故事”,而这个“故事”成本太高,最终是新手不愿意花这么多钱买鱼竿,老钓手不会花这么多钱买一个四不像的产品。
同样的情况在大物竿、传统钓长竿、甚至路亚竿上屡见不鲜。偶有几个忽悠成功的,但是都禁不起时间的推敲,最终成为大家唾弃的品牌。我给大家一个最发自肺腑的建议:设定预算,列出可能的鱼情,列出自己可能用到的子线号(因为有钓友会对自己的鱼情有错觉,以为自己能钓大鱼),写出自己喜欢的鱼竿特点(硬、软、轻、强度高等等),根据这些,结合鱼竿测评和周围钓友的实际体验,买一根适合自己的,而不是商家嘴里的“高性价比”鱼竿(实际是工业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