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麦郎的市场和公关都是废物啊!
这次的事情,是对白象方便面的一个宣传引起的。这个宣传到底是自媒体找话题,还是白象营销,无法确定。
因为,确实不像鸿星尔克那样有个捐款的引子,或者说,这个引子爆得太晚了。
对于白象的宣传有两方面,第一,当年日资进驻中国市场,白象没有接受;第二,白象有1/3的残疾工人,并且,同工同酬。
对于我来说,打动我的是第二点,而非第一点。
我来讲一个故事吧!
上海有个八佰伴,是浦东开发之初,百联集团引进的外资。
当时引进外资有个基本原则,就是中方必须拥有企业的决策权,哪怕是51%VS49%。
后来,八佰伴集团经营不善。我记得第一个新闻是说全世界所有八佰伴都亏损,除了中国。
当时民间舆论(主要是我周边的爷叔)都倾向于不会卖赚钱的。
但是,不久以后,百联集团就收购了八佰伴。
这个时候回头去看,中方必须拥有企业的决策权这句话。是不是特别明智?
这波操作有个说法,叫做“肉烂在锅里”。
外资图中国的市场和捞金能力,中方图外资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产技术。
各取所需,所以合作。
外资带着肉来炖肉汤卖。但是,你钱不凑手要结账的时候,汤可以打包带走,肉必须留下。
15年,日清退出了今麦郎,日清带来的肉永远留在了今麦郎的锅里。
这才是今麦郎的故事。
引进外资,讲的是如何艰难保住主权,为了获取先进技术,忍辱负重苦斗外国资本家;外资退股,讲的是如何利用商业规则打跑居心叵测的外国资本家;从来没有引进过外资的,才讲被外资围剿下的宁死不屈。
改革开放都40多年了,但凡多看几部90年代尾,0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电视剧,都能抄出好几版肉烂在锅里的剧本。(98年金融危机,留下不少肉)。
今麦郎明明自己手上有一个跌宕起伏的肉烂在锅里的剧本,偏不用,要去抢白象宁死不屈的剧本。
你可以不承认引进外资是一种“屈”,但是,你要是认了。那就必然有人拿新闻,拿历史股东拷问你当年屈没屈?
所以,今麦郎这波市场和公关是有大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