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钧窑器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之一。元钧的胎不如宋代细润,特征是胎质较粗松,呈色白、灰白、黄、红、黑。积釉肥厚,浑浊失透,多棕眼,釉泡,光泽较差。施釉不到底,圈足宽厚外撇,内外无釉,足内胎面常留有尖状痕迹。
工艺特色
元代钧窑器多施以天蓝、灰青、月白色釉,并涂抹含铜釉药,经高温还原后呈现红、蓝、紫色的斑块。由于钧窑釉质肥厚失透,刻、划、印花不易显露,所以除了饰以彩色斑块外,也常采用堆贴花为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民族艺术精品的集中体现。
主要特征
1、胎色。元民钧瓷胎色由断面观察多呈深灰色,甚者呈黑灰色。据文献记载及本人手头的实物资料表明,河南禹县钧台一带的窑口温度高烧制的钧瓷胎,基本上是深灰色或灰色,而山西、河北、河南北部林县鹤壁等窑口烧制的钧瓷胎多是灰白或灰黄色,胎土稍粗,烧结后多有空隙,胎与釉之间施有白色化装土。
2、釉色以天青或月白为主,其他青中泛白、泛蓝、泛黑、泛紫、泛红的亦有所见。施釉稍薄,一般在0.07厘米左右。釉面桔皮纹明显。肉眼可见釉内气泡大而疏以及釉水流动痕迹。有的几成油滴或兔毫纹。窑变釉红斑较为飘浮,颜色鲜艳,红色与青色几乎不相融合,看上去较机械呆板,似人工贴画而成。
3、碗类器物圈足较宽厚,内外皆不施釉,切削方式为内侧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后里高外低,挖足后足心留有一明显乳突痕,乳突周围可见疏密不一的旋纹。圈足截面呈八字状。4、碗类器物口沿较厚,成圆状而光滑,因垂釉而呈浅灰、褐灰或褐黄色宽带边。修胎草率,胎青厚重。施釉不到底,近圈足处露胎,露胎处以上有较厚的积釉痕,多一侧更为显著。
元代钧窑瓷器
历史传承
钧窑肇始于北宋,在河南省禹县八卦洞烧制成功贡御瓷,制作精工,以铜红釉的玫瑰紫、海棠红、天青诸色为代表作。元代时,北方诸名窑均承袭这一工艺,成为这时的一个主要的窑系诸如河北省的磁县、曲阳,河南省的安阳、鹤壁、修武、浚县、淇县、新安、禹县、临汝、郏县、内乡、鲁山、宝丰、林县,山西省的浑源、怀仁、临汾、介休,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等地,均在烧制。这些窑场大量生产日用瓷器,工艺技术较粗糙,与宋代禹县烧造的精品相比,较为逊色。器型一般厚重,有长瓶、胆式瓶、花口莲座瓶、三足炉、筒式炉、荷叶盖罐、双系罐、鸡心式罐、执壶、 枕、收口碗、墩式碗、鸡心式碗、 缸、洗、盘、碟,亦烧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