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邀请。
回答是方便,但过于笼统,谁都知道!
只能是追塑到手机未出现之前的体会,我们才知道手机带给我们具体的什么叫方便了!
三五十年前互相交流信息主要是固定电话,电报,当然可能还有步话机!
但这些当时的高科技产品不是什么时候都有,也不是什么人都用得起,有条件用的。
我从事过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比如地形测量,往往跑塔尺的人,远一点就和测站点难以勾通。往往不是跑断腿就是喊破喉!当然看得到的地方也可用个旗语。
有什么事需要交流勾通都要由当事人亲力亲为,或是委托他人代劳。
比如说我们在某地发现了什么,需要向领导或主管单位报告,往往需要派人专门回去请示,领人来勘查,取样。费时,费力不说,往往误时,误事!那是还常请人带个口信,今天看来成了笑话。
记得一次我外出野外工作,父亲病重。发电报到基地,基地无法联系上我。只好等我工作完成几天后回基地才看到电报。如不是当地政府协助送进医院,后果不勘设想!
那时如果发生什么突发事件,也不可能马上传出去的。比如山火,水灾,等你知道时往往水过三丘田了。
九一三林彪事件传达时,我们小队在山上工作。无法传达到我们,我们还在那"祝林付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呢!成了过往行人目睹的笑谈!
现在在很多地方,不管多远,只要有信号的地方,都可以相互视频通话,“面对面"的问候!
我们那时在野外工作那有这类享受。有时离开家几个月,几年甚至更长。无法见面,只有通过书信交流。我最长用的书信词是“敬爱的父母亲大人,孩儿想您"!回信是“收到了,好孩子见字如面"。字是字,面是面,那能相提并论,可又不得不这样相提并论!
工作没时间管孩子,只好送给父母亲去管。一年半载甚至更长,见面被当成了叔叔阿姨!现在可能吗,手机每天都发视频通话的。
更有甚者,很多老人临终想见孩子一面都不可能,这一类的终身遗憾,在我们这一代屡见不鲜。
当时获取知识与国内外大事的方法不外乎看书,老师面授,电台广播,所以收音机是我们野外工作者的标配。
记得一次野外工作收音机电池用完了,又无处买。那孤独寂寞之感,在工作之余,时刻宠罩着自己。无奈之际把收音机的检波二极管从中周傍剪下来,接到收音机双连上,再串上一个电话耳机当矿石收音机听新闻。当然要拉一长天线了,但这确不是什么难事。
要看大事的实况,那就不可能了。只能依靠每周甚至每月放电影时加映的新闻纪录片了!当这种新闻传到我们面前时,早就成了回忆录了。
说了这些,手机是何等方便,不就一目了然了吗!更何况不断发展,层出不穷的智能系统和来到身边的五鸡六鸭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