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经典桥段叫做“煮酒论英雄”。某天,曹操邀请刘备品尝青梅和煮酒,席间,曹操询问刘备,当今天下谁可称英雄,刘备试探着问道:“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而曹操嘲笑说:“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那么,曹操口中的“冢中枯骨”的袁术是怎样一个人,他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袁术字公路,司空逢子,绍之从弟也。”东汉末年的袁家兄弟,袁绍、袁术都割据一方,而袁绍是庶出子,袁术则是嫡出,在古人的观念中,无疑是袁术出身更加高贵。袁家在汉末属于绝对的名门,因为他们“四世三公”,也就是说,四代人都位列最为尊崇的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之位。
出身名门的袁术“以侠气闻。举孝廉,除郎中,历职内外,后为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本想封袁术为后将军,从而让这位袁家的代表人物为自己所用,但袁术不愿为董卓效力,便仓皇南逃,正赶上孙坚因为矛盾而杀害了南阳太守,于是袁术鸠占鹊巢,把南阳作为了根据地。
在南阳期间,袁术“奢淫肆欲,徵敛无度,百姓苦之。”而袁术作为嫡子,早就瞧不起袁绍,于是结好了和袁绍关系不好的北方近邻公孙瓒,袁绍也如法炮制,交好与袁术关系恶劣的南方邻居刘表,可见其心胸之狭窄,对亲情之淡漠。后来,袁术带兵攻打陈留,曹操、袁绍合力将其击败。
无奈之下,袁术只好“以馀众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李傕占据长安后,想要交好袁术,于是便以汉朝廷的名义,派遣朝廷老臣马日磾前往袁术处对他进行封赏,但袁术对汉朝廷早就不放在眼里,便“夺日磾节,拘留不遣。”
兴平二年(195),袁术召集部下,说道:“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於诸君意如何?”言下之意便是,现在汉室衰微,应当由地位尊崇、百姓爱戴的袁家继承大统,作为嫡子的袁术便是称帝的不二人选。
听了主公如同疯子般的发言,大臣们都哑口无言,良久,主簿阎象提出此计不妥的观点,于是袁术“嘿然不悦。”不久,袁术不顾群臣的意见,坚决称帝,建立了仲氏政权。而袁术即位后,“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馀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
而称帝后的袁术也正式成为了众矢之的,孙策、吕布、曹操先后讨伐伪帝袁术,袁术投奔自己曾经的部下陈兰、雷簿,却被拒绝接纳,于是他“忧惧不知所出。将归帝号於绍,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根据《魏书》记载,袁术临死的场景十分滑稽:“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櫺床上,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呕血斗馀而死。”
袁术骄傲自大,不顾忠臣阎象的劝阻执意称帝,在位期间,他只顾自己享受,却无视民间疾苦,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最终,僭越天子的他落得众叛亲离,天下共击的下场。直到今天,袁术还常常被用来作为“自不量力”的代名词,实在称得上不堪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