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历史拾趣君,没有您的邀请,我也厚着脸皮不请自来回答一下。希望我的回答能抛砖迎玉,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望各位看官批评指正,我们一起把问题弄明白,一起进步!
那我就开始啦。
首先,我们把古代历法了解一下,就能明白古人怎么看时间了。
在很多人眼里古代历法和天文学一样,高深莫测。所以,看见古代历法就是一脸懵。为了弄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感受一下中国古代的历法。
古代的年,一个春秋指的就是一年。
在古代每一次改朝换代就会出现“受天命,改正朔。”正,指的是一年之首。朔,指的是一月 之首。“正朔”代指历法。所以,古代的历法,也是不断的更改,经过数次才定型。
在商朝和西周,一年分为春秋两个时节,就是种庄稼时所说的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以表示一年四季。所以,如果“春秋”出现在这两个朝代之前出现,就指的是一年四季。
孔子编的《春秋》意思是指“春天”到“冬天”一年中发生的事情,并非只记录春天和秋天。因为春秋时期,用“春秋”两个时节表示一年,所以《左传》当中常以“春”开头纪年。
在古代“年”和“岁”是同义,因此在古代“岁”就是“年”的意思。古人常以庄家播种到收成这一个过程,称之为一年。所以《说文》当中就有:“年,熟谷也。”按稻子成熟的周期来算,就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在称之为“阳历”,还有一种以“朔望月”为单位,叫“阴历”。其实古代的历法,既不是阴历也不是单纯的阳历,而是阴阳合一。
在古代,平年12个月,有6个大月各30天,6个小月各29天,全年也就354天。按照现在的平年来说,少了11天,相隔3年就要少一个月,所以古代三年一闰月,使平均的年份等于一个太阳年(365)。其实,三年一润也不正确,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如果,5年闰两次,其实又多了,后来规定19年共闰7个月。总之,古代的计算年月方法,需要专业的天官去计算,一般人还真的难以弄懂。所以,老百姓只要知道平年是365天,闰年366 天,每4年一润就可以了。
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介绍一下,好比有个古人,用滴漏计时,观测两次正午的太阳,这叫一昼夜,无论在一年里哪一天观测,这个时间长度肯定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昼夜是来自地球恒定的自转。我们这里假设他看到这个时间长度内滴漏漏了 100 个刻度。
他又观测月亮,发现两次月圆之间的时间,是 2953 个刻度。他就知道,两次月圆之间,有 29.53天,不是整数。
接着他又观测太阳,发现随着春夏秋冬,太阳忽高忽低,太阳在某一天最低,这天中午日影最长,记下来。等下一次日影又是这么长的时候,他发现滴漏漏下去 36524 个刻度。这是两个冬至之间,叫一年,长度也是固定不变的。
棘手的问题来了,当这人想把一年排成整齐的 12 个月时候,发现是排满 12 个月圆的周期后是 354 天,这离反映在日影长短的太阳活动周期的 365 天,还少 10 天多。
日子对不齐,这很不爽,并不是因为制定历法者是处女座,而是因为他们发现每年的固定日子跟天气物候会对不上,用起来很不方便。
假设古人强行规定 12 个月圆是一年,一年就是 354.36 天,但气候变化是不会因为人的规定改变,它还是 365.24 个太阳升起为一个周期。那么就会出现下列这样尴尬的情形,我们举个例子。
背景:朝廷为解决单身男女过多问题,规定每年三月三举办踏春活动。
第 1 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姑娘小伙儿身穿春装,都在树林里对唱情歌。
第 2 年的三月三,放风筝的感觉稍微有点冷,姑娘小伙儿也需要穿厚点
第 3 年的三月三,没人放风筝,因为暖暖的南风还没来,姑娘小伙也没人张口唱了。
第 4 年的三月三,别说男女对唱了,就是抱在一起也没感觉,因为大家都还穿着加厚款羽绒服。……
你应该懂了,这么好的活动肯定是办不下去的,因为每年这个日子都比头年的气候提前 10天多,朝廷也不知道该怎么策划活动场地,因为不知道城西湖边那块草坪长草了没有,也不知道该准备哪些仪式用的供果鲜花,以往保留的物料清单用不上,因为里头东西找不来啊。参加的人同样不知道该怎么准备,为参加相亲活动去年新淘的那身靓衣热裤,不能穿了啊!
不考虑气候(太阳)的历法就是这么不方便。所以,为了尽可能让整月和整年对齐,为了尽可能让一个气候周期(太阳回归年)内有 12 个月,需要引入闰月。每过几年,多出来的这每年 10 天,攒到一起凑足一个月。
有人要质疑了,古人那么聪明,历法既然要跟气候对准,干脆只用太阳得了,干嘛这么费劲还要参考月亮数初一十五,月亮跟气候关系不大不是吗?好问题!
我认为,一是太阳运动变化的慢,普通群众看太阳数日子需要专业设备,那不现实。二是月亮圆缺很容易观察,抬头一看就知道大概日子,稍微细心的人都能看出来十三、十四、十五的月亮差别挺大。这不需要识字,便于普及。在古代,识字的都不多见的,给本日历也看不懂。
所以,成熟的历法,终究是为人的生活方便才行。一个古代人,哪怕是文盲,能看24节气物候就知道处在哪个月,看月亮就清楚今天的日子,够准确而实用了吧?
农历来源于高深的天文观测,却能给草根阶层用,这样的接地气的服务精神,中国的农历是做到了。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24节气。
古代季节中的24节气,也是老百姓掌握日期去田间地头做农事耕作的必知常识!
古代在长期的耕种掌握了四季的变化,然后又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可以用来纪月。二十四节气是怎么算的呢?通俗的说,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又分为二个节气,一共二十四节气。这些节气都固定的,比如春季有三个月,正月(立春、雨水,各十五天);二月(惊蛰、春分各十五天);三月(清明、谷雨各十五天)。
精细一点的说法,立春就是春天的第一天,15天2时5刻过后,就是雨水意思是雨水很多。再过15天2时5刻,就是惊蛰(古称“启蛰”为避汉景帝刘启的讳,改名“惊蛰”)等等。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夏(夏天来临)、立秋(秋天来临)、立冬(冬天来临)。
掌握了二十四节气也就知道了日子是什么几月几日了,在农村种地就不用发愁了,春天几月该种什么,秋天的几月种什么,普通老百姓都已经背得滚瓜烂熟。
弄懂了怎么知道几月几日,最后我们来说说怎么知道每天的具体时间。
古代人们的纪时
古代测定时间采用的是“日晷”,在皇宫当中,有专门的官员记录时间。古代计时的时候采用的“十二地支”又叫“十二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代表两小时,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卯时(5点至7点)、辰时(7点至9点)、已时(9点至11点)、午时(11点至13点)、未时(13点至15点)、申时 (15点至17点)、酉时 (17点至19点)、戌时(19点至21点)、亥时(21点至23点)。
此外,每个时辰代表两小时外,他们还有相对应的动物,称之为“十二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一日有十二辰(一时辰合现代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古代能掌握具体时辰的一般只有皇宫和贵族家庭。加上古代没有什么夜生活,城市里的大街小巷都要宵禁,不允许任何人外出游荡,普通老百姓白天就只有靠太阳掌握时间,晚上鸡鸣来判断时间。所以,古代的老百姓往往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像问问题的这位朋友说的,不知道几月几日的情况应该不会出现。看完本文后赶紧,存在手机里,如果真穿越回去了,希望你是落在大富大贵之家,对着本文一看,就知道了。
如果还是不知道,穿越的地点在城里那就跑到官府衙门去问,如果在农村就去问村里的村长(里正),一问便知。
知道的都告诉你了,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