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出现不了大文学家和大诗人,主要从几个方面去看
首先,失去了底蕴,自五四以后,西方的输入,白话文的兴起,传统文化的抛弃,使文学发展失去了方向,变成了中不中,洋不洋,弃古而今又未形成的阶段。
有人会说,五四后不也出现鲁迅,王国维,胡适等一批大家么,鲁迅、王国维是有深厚古文和传统功底的,而胡适则是土洋结合产物,他身上传统底蕴簿,泊来品多,是炒和捧出来的大家。
其次,人文氛围的缺失,没有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心态,没有研学氛围,(金字塔是有塔基的,更不会有倒金字塔的存在)。如何提高,如何诞生大家?
再有就是功利性,现在所谓作家们,哪个不是为利而码字。有几个潜心积累,厚积薄发的。都是小聪明,技巧,再发展也不过是个写书匠,没有通透的知识作底蕴,何来高级作品。
中国文化文学发展是有轨迹的,是逐步提高,逐步发展,逐步趋向大多数人的,从《诗经》,《易经》,以致到诸子百家的文,先秦诸子百家的文是仕族、贵族文化,偏于晦涩,精练,难懂,
到两汉以赋流行,汉赋北较易懂,向大众化发展,而且朗朗上口,是韵文先趋,不足之处,卖弄词藻,本来一个词说清楚的偏要用几个同义词来堆砌,如有名《过秦论》开篇,说秦国有包举宇内,席卷天下,并吞八荒,扫清六合之心。四个词一个意,都是一统之志。这样写用技巧上叫造势,但后人读起来,却有一口痰吐不出的赶脚。
及至东晋南北朝,骈体文的兴起,本意是让人易读易上口。但却发展成追求词藻华丽的淫靡之风。骈文韵文的发展为唐诗(格律诗)打下了基础。
唐诗是韵文的发展和精炼,历经二百余年走向没落,小令的的兴起与吟唱,起于五代盛于两宋,造就宋词的历史地位。其间还有以韩、柳为代表的复古古文运动,推崇先秦散文,形成以八家为首的文风,既克服了古文晦涩难懂,又形成了言之有物不虚乏的为文之道,成为了一道风景。
宋词的兴盛至元则被杂剧所吸收,演变,元杂剧大家们的剧本中的唱曲,既是唱曲牌,又是词曲牌,如《山波羊》《天净沙》等。
至于明中期至清初,小说兴起,以四大名箸为标杆,全面吸取了诗词歌赋,又有情节,使人爱不释手。成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从清朝中期至民国初,由于统治阶级思想禁固,使文化文学退化退步,大家稀缺。民国时期思想解放,再加上中西文化对冲,传统的坚守,脱颖一批大家,
从七十年代至今,传统文化的缺失,让文化底蕴更薄,再加上功利心重,出现大家更是难上加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