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我国军队装备了来自10来个国家的14种步枪!抗战期间,我军共计消耗各种步枪600万多支。而我国在抗战时期,所有兵工厂才生产了181万余支步枪,肯定不能满足需求。所以,我国大部分枪械还是依赖国外援助和购买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未得到国际援助时,我军装备的枪械。
第一,中正式步枪(二四式步枪)。
中正式步枪是根据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为原型进行仿制。蒋介石对此枪特别重视,为适应国人体型,蒋介石还建议下,将枪托略微缩短、刺刀加长。国民政府为了表示对蒋介石的尊敬,将此枪命名为“中正式”,(蒋介石名中正)。
此枪自1935年开始生产以来,到1949年结束,共计生产了约60万支。当时,整个国军兵工厂共计生产各类型枪械181万支。中正式占了三分之一。这些枪优先装备中央军(“德械师”|“德式师”)。因为生产数量少,也不算是国军制式装备。其实,当时的我军,真的就是“万国造”。
这款枪使用7.92×57毫米尖头型毛瑟枪弹,初速高,杀伤威力大。比三八大盖使用的6.5×50毫米步枪弹威力明显大。7.92×57毫米子弹,也是我军最常用的子弹,可与和捷克ZB26、“二四式”马克沁的子弹通用。这样,也能减轻后勤压力。
第二,汉阳造(八八式)。
该枪是仿制德国1888式步枪而成。当时,清政府其实是想要毛瑟步枪,结果,被德国商人忽悠了。这款枪,从1896年开在汉阳兵工厂生产。一直到1944年,这款枪在我国生产了50来年。(1932年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就想仿制1924年式毛瑟步枪,代替汉阳造。这就是上面说的中正式。)
汉阳造在仿制初期,使用全长式枪管套筒,因此其早期枪型也被称之为"老套筒"。1904年以后,将老套筒去除。
辛亥革命时,革命党程定国就是用这把枪,开的第一枪。这款枪也是我军抗战时最主要的步枪装备。甚至到后来的抗美援朝,也能见到此枪身影,真是我国步枪史上的传奇神话。
汉阳造使用7.92mm圆头子弹,不能使用尖弹。其有效射程为300米,比不上三八大盖和中正式。这也是国军想用中正式替换汉阳造的原因,不过,因为日军侵华和我国落后的工业生产基础,国军没有能力将部队步枪全部替换中正式。我国共计生产各种型号的汉阳造约108万支!
第三,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
这款枪是我军在抗战时,最拿的出手的自产枪械。也是让日军瑟瑟发抖的重机枪。
此枪以德国造7.92mm 08式马克沁重机枪为蓝本,在1935年仿制成功。可靠性极高,与洋人生产的马克沁不相上下。其射速600发每分钟,优于日本九二式重机枪的200发每分钟。其采用的100或250发弹带供弹,能提供更持久的火力输出。
(神剧剧照)
甚至还有大名鼎鼎的德国MG34通用机枪。不过,数量不多。
(文|勇战王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