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造这些兵器的人是蒲元。
历史上的关羽,未必是用刀。按现在考证以后的说法,一般认为关羽用枪的可能性更大。
在《演义》里,只说是“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各置全身铠甲。”并没有提到具体是谁打造了这些兵刃。
罗贯中的作品,全名应该叫《三国志通俗演义》,而在这之前,其实也有不少关于三国的作品,其中以戏曲最多。在元代杂剧中,有一出“蒲元识水”,曾提到蒲元是青龙刀的铸造者。
一直到明代,这个说法也被官方承认。而蒲元的后人,也一直在进行铸造作业。
北京旧城,紧靠正阳门西侧城墙,有一间规模较小的关帝庙,庙中的关公神像是明代宫廷供奉的,因此很有价值,据说庙里的神签也很灵验,去求签的人络绎不绝。
庙里有三口大关刀,是在嘉庆15年,由三元刀铺奉旨打造的。而据说,三元刀铺的人,就是蒲元的后人。换句话说,三元刀铺作为蒲元的后人,是被明代朝廷认可的。
庙里的三口刀,第一口刀重80斤,第二口刀重120斤,第三口刀重达400斤。每逢五月初九,刀铺还要专门派人到庙里举行“磨刀礼”,礼仪十分隆重。
可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北京地铁的修建,连正阳门带旧城墙都拆了,这间具有重要文物意义的关帝庙自然也难逃噩运。
据说,这三口具有特别文物价值的大刀,也随着各类杂铁一起被丢进了炼炉,最后化成了普通铁器。
而当年关帝庙里的两座石碑,随砖石一起被运到丰台区南苑乡槐房村,修建集体房屋。其中一座碑,是已知的正阳门关帝庙内最古老的碑刻,由万历朝翰林焦竑撰文、大书法家董其昌所书的《汉前将军关侯正阳门庙碑》,另一座是康熙的书法老师沈荃撰文并书写的《正阳门关帝庙碑》。
2008年,两座石碑在村民拆建小房地基时被清理出来,据说现在已得到了妥善保存,但并不对外开放参观。
至于说“破坏文物”,在那个历史时期,谈不到什么破坏文物,大多数人还没形成那种观念。那场浩劫是众所周知的,它是整个年代的认知扭曲。现在任何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如果真的身处那个历史时期,我相信他们仍是会随波逐流,也许还很开心地去拆砖,去把关刀扔进炼炉。
没有人有资格置评那段疯狂的岁月,能做的只是记住前车之鉴,不要再疯狂一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