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这个词,2020年12月4日,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
内卷,通俗的理解,就是内耗的意思。指在有限的环境下无限的竞争,最终导致收益不变,付出加倍。
譬如,能力相当的两个人,在一个公司里打工,两个人的工作量和收入也差不多。
后来,换了个新老板,甲为了突出表现自己,经常主动留下来加班,博得老板青睐和倚重。
这种情况下,甲越来越被老板器重,貌似前途一片光明,职场上所向披靡,胜券在握,未来升职加薪不在话下。
从前的太平盛世,变成了颇有意味的竞争机制。面对强势崛起者竞争对手甲,乙再也坐不住了,被迫卷入竞争之中,没活找活也耗在办公室,不敢按时下班回家。
于是,每天下班时加班成了常态,甲和乙的劳动时间都延长了,公司业务量并没有增大,大家为了私人利益开始了彼此消耗的拉锯战。
从这个例子来看,内卷的意思就是内斗,就是在内部互相倾轧,在资源量固定的情况下,你占有多一点,就意味着别人必然会占有少一点,甚至得不到资源。
要避免内卷,只能搞平均主义,而平均又会丧失活力,可是在无法获得资源增量的时候,要活力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内卷时需要佛系心态。内卷造成了同行间竞争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网络语“内卷”原本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指社会主义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的停滞。
现在,很多80后和90后,以及高校学生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养蛊以及内部倾轧的意思。
细思极恐,内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力资源太丰富,反正不缺人,投入人力的成本很低,缺乏改进方法,引进新技术的动力。
竞争是好事,是动力,但恶性竞争是坏事,会造成内耗。
内卷,是网络流行词,本意是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
经网络流传,在获得了“内耗”这种通俗版解释之后,被大家拿去解释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
——END ——